7月27日上午,中共云南省委召開“云南這十年”系列新聞發布會·大理專場發布會。從繁榮、生態、旅游、開放等幾個關鍵詞,讓我們讀懂“黃金十年”的大理發展之路。
關鍵詞:繁榮
綠色能源與先進制造融合發展從無到有
在中共大理州委書記楊國宗看來,十年來首個可以用來總結大理州發展的關鍵詞就是:繁榮。
一組數據來看大理的發展底氣——
大理州經濟總量快速提升,全州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633億元,是2012年681.7億元的2.4倍,年均增長8%,經濟總量在全國30個民族自治州中升至第6位。
綠色能源產業躍升為大理州第一大支柱產業,“風光水儲一體化”建設全面提速,其亞、溢鑫等多家綠色鋁企業建成投產,加快促成貝特瑞、立新科技等新能源企業的落地投產,實現了綠色能源與先進制造融合發展從無到有的歷史性突破。
高原特色農業產值突破679.4億元,創建“三品一標”農產品1129個,全省“一縣一業”示范縣、特色縣6個。
繁榮也體現在大理州五網建設的突破上。昆楚大、大麗、大臨、大瑞(大保段)鐵路通車運營,通車里程達553公里、新增301公里,邁入了“動車時代”。高速公路里程達873公里、新增639公里,即將實現“縣縣通高速”。機場航線達28條,累計完成旅客吞吐量1246萬人次。
關鍵詞:綠色
牛奶產量占全省“半壁江山”
乳業是大理的傳統優勢產業,是大理州委、州政府重點打造的百億級產業,乳業振興是大理產業復興的一個縮影和代表。
大理州副州長楊澤亮表示,大理州已成為云南省乃至我國南方最大的奶牛養殖、牛奶加工、乳制品外銷基地。目前,全州奶牛存欄7.25萬頭,奶牛存欄及生鮮乳產量產值、乳制品加工產值、乳企銷售收入等指標均位居全省第一,牛奶產量占全省“半壁江山”。要成為云南省打造“南方乳都”中成為示范和標桿。
2021年,大理州制定出臺了加快乳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十四五”時期全州奶牛存欄力爭達到20萬頭、年產鮮奶100萬噸、奶農收入達50億元以上、規模以上乳制品加工業產值達100億元以上、乳制品生產企業自建自控奶源70%以上的目標,目前正在按以上規劃加快推進落實。
同時,全力支持洱海流域綠色發展,推動奶牛養殖由洱海流域內的傳統養殖區大理市、洱源縣有序向流域外轉移,流域內養殖總量控制在5萬頭以內,流域外合理布局奶牛養殖基地,養殖數量力爭達到15萬頭以上。全力加快云龍、祥云、永平、巍山、洱源、鶴慶6個萬頭牧場和南澗千頭奶水牛牧場建設。
目前州內歐亞、來思爾、蝶泉3家乳企設計年加工鮮奶能力已達90萬噸,自主研發酸奶、調制乳、乳飲料產品340多個,其中,來思爾鮮活菌兩次搭載“神舟”飛船進入太空育種,3家乳企省內市場占有率達60%以上,省外和東南亞新市場份額還在穩步擴大。
歐亞乳業生產線(歐亞乳業供圖)
工業突破催生“大理之變”
以產業振興特別是工業突破催生“大理之變”,大理已走出了一條綠色發展模式的循環之路。
中共大理州委副書記、州委統戰部部長李琰介紹,大理發展綠色低碳經濟,推廣綠色建筑,發展循環經濟,開展“無廢城市”創建,加快節水型社會建設。2021年全州單位GDP能耗下降4.2%。
在產業振興方面,大理州重構工業體系。統籌洱海流域內外,突破行政區域界限,以大理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祥云經濟技術開發區為“雙核心”,在鶴慶、巍山、賓川、洱源、彌渡5個縣的省級工業園為組團,構建“雙核五組團”產業發展格局。在洱海流域內做大做強文旅、大健康、數字經濟、智能制造、會展經濟等產業,在洱海流域外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新環保、先進裝備制造等產業,努力做到既持續推進洱海高水平保護,又促進大理高質量轉型發展。
三條“綠色產業鏈”可拉動工業投資近300億元
全力打造綠色硅光伏全產業鏈。從硅料—拉棒—切片—電池片—組件—應用,選準一批主攻方向,引入行業領軍企業。硅料方面,大理立新高純多晶硅項目一期已經投產;拉棒、切片方面,湖南建鴻達10GW單晶硅拉棒切片一期項目年內可建成試生產;光伏電池方面,安徽華晟年產5GW異質結光伏電池和5GW組件項目正在加速開展場平工程,7月底正式開工建設;光伏組件方面,英利、天合光能、正信光電等合計9.1GW光伏組件項目落地大理,正在進行廠房裝修和設備采購,年內實現試生產。
全力打造新能源電池產業鏈。負極材料方面:宸宇富基年產10萬噸負極一體化項目一期10月份可建成投產,貝特瑞年產20萬噸鋰電池負極一體化基地項目2023年6月可實現部分投產;正極材料方面:欣聯伍、超威集團的正極材料項目正在開展前期工作;電芯方面:正在與艾克森、比克電池等企業進行深入對接,艾克森鋰電池電芯生產線項目有望在下個月簽約落地;集成方面:東營昆宇6GWh全自動電化學儲能集成、葛洲壩1GWh鋰電池智能儲能PACK廠、上海采日能源2GWh智能化PACK總裝生產線等項目正在開展前期工作。
全力打造綠色鋁產業鏈。依托鶴慶興鶴工業園區已建成的溢鑫、其亞80萬噸水電鋁項目,進一步延鏈補鏈強鏈。已落地4個鋁精深加工項目,實施41萬噸鋁材精深加工,計劃明年下半年投產。同時,近40萬噸鋁水項目正在招商。
三條產業鏈近20個項目全部落地建設,預計可拉動工業投資近300億元,預計5年后項目達產,可實現工業產值近800億元,年納稅近50億元,將對全州GDP增長形成重大支撐。
關鍵詞:生態
青山就是美麗,藍天就是幸福
2020年和2021年連續兩年,以及2022年1-6月,生態環境部公布的洱海水質均為“優”,生態對于大理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楊國宗介紹,十年來,大理破解洱海流域“環湖發展”困局,全力推動洱海高水平保護、流域高質量發展。立足“跳出洱海抓保護、走出流域謀發展”,著力推動洱海高水平保護和產業高質量轉型,把大理打造成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實踐基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全國示范樣板。洱海保護實現了從“一湖之治”向“全域之治”“生態之治”的轉變。
中共大理州委常委、大理州常務副州長李蘇表示,大理舉全州之力打響洱海保護精準治理攻堅戰?康氖恰皥猿秩裰魏、堅持科學治湖、堅持系統治湖、堅持依法治湖、堅持綠色發展”。
農業規;N植(供圖)
在洱海流域范圍內初步構建起覆蓋全流域的生活污水收集處理體系,對環湖15米范圍內的1806戶實施了生態搬遷,建成129公里環湖生態廊道,為洱海構筑起一道綠色生態屏障。在洱海流域全面推行“三禁四推”工作,有效阻斷農業面源污染入湖。實施27條主要入湖河道生態化治理,截至2021年底,共有23條入湖河流水質達到Ⅱ類標準。完成海東面山綠化5.8萬畝,建成濕地4萬畝、各類庫塘307座,流域生態系統得到有效修復。
洱海生態廊道(供圖)
洱海水環境綜合整治入選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見成效典型案例。全州森林覆蓋率達65.5%,空氣平均優良天數比例達99.8%,“青山就是美麗,藍天就是幸!背蔀榇罄砣嗣袢粘I畹恼鎸崒懻。
關鍵詞:旅游
來大理體驗有一種叫“大理”的生活方式
從7月1日到7月26日,洱海生態廊道接待游客數超過了100萬人次,成為最新的網紅熱門打卡地。最近旅游熱度不斷飆升,讓大理州文旅融合的吸引力有了更多佐證。
大理的文旅融合,體現在守正創新。不僅充分挖掘悠久歷史文化寶藏和多彩民族文化富礦,提升文化吸引力、影響力,更是在創新上找突破口!耙粠朗死取薄奥缴n洱”“中國最佳愛情表白地”等文旅品牌創新打造,DOU游中國“有一種生活叫大理” “中國最佳愛情表白地”兩個抖音話題播放量累計50多億次,上傳短視頻近200萬條,大理文旅IP和魅力效應不斷外溢。
夜游洱海(王澤航 攝)
中共大理州委常委、州委宣傳部部長牛燕向大家重點推介了未來大理將打造的“五張大理文旅牌”: “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品牌、“漫步蒼洱”品牌、“大理特色高端文旅”品牌、“中國最佳愛情表白地”品牌以及“藝術家第二居所”品牌。其中,大理加快推進“漫步蒼山洱!本G道體系建設,以大理洱海海西國家級鄉村振興示范園創建為引領,以“一帶三道十八廊”為抓手,推進一批最美鄉愁地、最美鄉愁文化旅游帶,打造生態、文化、發展有機統一的“中國最美鄉愁帶”。
龍龕碼頭(王澤航 攝)
在打造“中國最佳愛情表白地”品牌方面,2021年,全國每三場目的地婚禮就有一場在大理舉辦,大理已成為與三亞并駕齊驅的國內目的地婚禮舉辦地,愛情旅游也在大理持續升溫。目前,大理已啟動“有一種生活叫大理2022再出發”活動,今年的主題是打造愛情主題歌曲及“大理愛情故事”系列短劇,通過一系列活動持續深化“中國最佳愛情表白地”品牌。
關鍵詞:開放
破難題、激活力,大理州用“開放”為高質量發展添動能
中共大理州委書記楊國宗介紹,大理州重點改革取得新進展,蒼山洱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體制調整優化,以洱海保護為重點的生態文明建設、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業數字化轉型等領域改革獲評多個“國字號”榮譽。43項改革列入國家級試點,3項改革受到國務院督查激勵。
大理經開區列入中國(云南)自貿試驗區第一批聯動創新區,大理機場口岸列入國家“十四五”口岸發展規劃,保稅物流中心建設啟動實施,高水平承辦了瀾湄合作第三次外長會、東盟與中日韓財經合作組會和2021推進全球生態文明建設(洱海)論壇,發起成立了“瀾湄國家高等教育聯盟”,大理大學成為西南地區本科學歷留學生最多的大學。
同時,大理把招商引資和營商環境作為大理的“一號工程”“一把手工程”,創新開展“雙月茶敘”開門納諫、問政于民,做到“政府圍著企業轉、企業有事馬上辦”,普德賦、帝亞吉歐等一批外商引資項目加快落地,2021年實施國內合作項目380項,引進州外到位資金718.85億元,是2012年的2.05倍,大理正成為外來企業投資的熱土、創業的沃土。
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如有版權異議,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凡署名"云南房網"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爆料、授權:news@www.liu589632.com。
熱門評論